STA接入过程
STA接入过程
• 主动扫描:
▫ 携带有指定SSID的主动扫描方式:适用于STA通过主动扫描接入指定的无线网
络。
▫ 携带空SSID的主动扫描方式:适用于STA通过主动扫描可以获知是否存在可使
用的无线服务。
• 被动扫描模式下,只监听beacon帧,不发送探测帧,比较节省资源,不过获取AP列
表时间相对长一些,不如主动扫描获得信息更及时,但误差时间仅有几秒,通常可以
被用户接受。
• STA被动扫描和主动扫描都会实现,这样能保证更快速的发现AP,实现连接。
• 在STA连接AP后,协议中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都是被允许的,但是有些厂商可能并没
有实现,因为这个并不是一个强制要求。
• Beacon帧的间隔是可以动态调整的,对AP来说间隔越短,就会越早被发现。Probe
Request帧的间隔也可以调整,一般厂商都往高了调,并且连接AP以后都倾向于不发
了,这样会比较省电,毕竟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电池真是有点不够用。
• WLAN需要保障用户接入安全,即保障用户接入无线网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,STA接
入WLAN网络前需要进行终端身份验证,即链路认证。链路认证通常被认为是终端连
接AP并访问WLAN的起点。
• 共享密钥认证过程:
▫ STA向AP发送认证请求(Authentication Request)。
▫ AP随即生成一个“挑战短语(Challenge)”发给STA。
▫ STA使用预先设置好的密钥加密“挑战短语”(Encrypted Challenge)并发给
AP。
▫ AP接收到经过加密的“挑战短语”,用预先设置好的密钥解密该消息,然后将
解密后的“挑战短语”与之前发送给STA的进行比较。如果相同,认证成功;
否则,认证失败。
• 瘦接入点(FIT AP)架构中关联阶段处理过程:
▫ STA向AP发送Association Request请求,请求帧中会携带STA自身的各种参数
以及根据服务配置选择的各种参数(主要包括支持的速率、支持的信道、支持
的QoS的能力等)。
▫ AP收到Association Request请求帧后将其进行CAPWAP封装,并上报AC。
▫ AC收到关联请求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用户的接入认证,并回应Association
Response。
▫ AP收到Association Response后将其进行CAPWAP解封装,并发给STA。
2、本资源基本为原创,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,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。
3、本站大部分文章的截图来源实验测试环境,请不要在生产环境中随意模仿,以免带来灾难性后果。
转载请保留出处: www.zh-cjh.com珠海陈坚浩博客 » STA接入过程
作者: cjh
手机扫一扫,手机上查看此文章: |
一切源于价值!
其他 模板文件不存在: ./template/plugins/comment/pc/index.htm